?
?

ABOUT US 關于我們

天使心理|小時候不讓哭,長大了不會哭,越大越壓抑
作者:tsabb | 時間:2020-05-10 15:39:07

天下沒有不哭的孩子。


我們絕大多數家長,都見不得孩子哭。為了盡快制止孩子哭,要么用“硬”的方法:呵斥、粗暴的打罵、威脅、恐嚇;要么采用“軟”的方法:安慰哄勸、妥協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等。


強硬的制止孩子哭泣,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造成影響和傷害,但一味的勸哄和妥協也不是最好的辦法,時間久了可能會將孩子慣壞。

那么,當孩子哭泣時,到底怎樣做才最恰當?當孩子哭時,家長應該怎么做?


當孩子哭時,大人通常會有如下這樣一些反應:


  1. 不許哭!不要哭!別哭了?。ㄖ浦梗?br/>

  2. 哭什么哭?哭得煩死了?。▍拹?、反感)

  3. 這么點小事有什么大不了的?有什么好哭的?(否定)


  4. 就知道哭,哭有什么用?(埋怨)

  5. 你看你怎么搞的?還好意思哭?(斥責)

  6. 你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?。ㄍ{)

  7. 你再哭?再哭就把你一個丟在這?。謬槪?/span>

  8. 叫你別哭你還哭?這么嬌氣,一點出息都沒有?。ù驌糇宰穑?/span>


  9. 男孩子怎么能隨便哭鼻子呢?你要堅強?。▔阂郑?/span>

  10. 別哭了,哭是沒有用的,有什么想法你說出來?。ㄒ龑В?/span>

  11. 不要哭了,媽媽帶你去玩一個有意思的東西。(轉移)


  12. 好吧好吧,別哭了,你想買什么就買,你想做什么就做。(妥協)

  13. 要哭你回房間一個人哭去,哭完了再出來。(冷漠)

  14. 別哭了,媽媽告訴你啊,你這樣做是不對的,因為...(講道理)


結果是什么樣子?你叫孩子“不要哭”,孩子真的就不再哭、變得堅強樂觀了嗎?

下面四種結果:


第一種:你越是制止、越是反感,孩子越是抽抽搭搭哭個不停;

第二種:孩子迫于你的淫威,強忍住淚水,情緒被壓抑;

第三種:孩子在你妥協之后學會利用哭鬧作為威脅你的武器;

第四種:孩子受到鼓勵和啟發,不哭,變得堅強和樂觀。


很顯然,我們都希望是第四種結果,皆大歡喜。但是,可能性有多少?


無論是恐嚇孩子“不許哭”,還是否定孩子的感受“沒什么好哭的”,或是威脅孩子“再哭媽媽就不喜歡你了”,或是鼓勵孩子“做一個男子漢”,或是引導孩子“把想法說出來”……





大人們軟硬兼施,千方百計,
都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,
那就是:制止孩子哭!


是“制止”,
而不是接納孩子、允許孩子哭!

這樣做真的對嗎?


接納孩子哭泣的情緒



誠然,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永遠幸??鞓?、生活中永遠充滿歡聲笑語,我們常說,看見孩子天真的笑臉,一切煩惱都會煙消云散。


但是,哭和笑,都是一個人真實的情感流露。情緒本身沒有好壞,是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反應。情緒管理的第一步,就是:接受情緒。


所謂接受:就是不加指責地承認情感的真實性,不加指責地承認任何人都有產生和表達這種情感的權利。所以,孩子具有“哭”的權利,不應該被否定和強行制止,不應該被壓抑。


讓孩子自己認識情緒、體驗情緒,大人不必急于安慰、不必急于解決問題,允許孩子和情緒“待一會”。


這個過程,就是讓孩子明白:即便是有生氣、傷心、恐懼、嫉妒這些負面情緒,其本身也不是一件“錯”事,而是一個人的真實情感,去接納它。同時,體驗的意圖在于,要學會辨清自己的情緒。


對于孩子來說,他的理性分析能力還比較弱,如果他的負面情緒總是被否定、被制止,他就會產生自我懷疑:為什么我常常有這些“不好的東西”?是不是我有問題?


這種自我懷疑,將會潛伏在孩子的思想里面,一直慢慢帶著它成長。


想一想我們小的時候,當我們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,嚴厲的父母卻橫眉怒目地呵斥我們“不準哭”時,我們咬著牙把淚水吞進肚子里的感覺多么的傷心無助。


我們多么希望爸爸媽媽能夠伸出寬大的臂膀,把我們緊緊抱在懷里讓我們盡情地痛哭一場?我們多么希望肆意流淌的淚水換來的不是指責打罵,而是無限的溫暖和無窮的力量???




現在,我們還要用同樣的方式

對待我們的孩子嗎?


我們還要把這種“不接納”的思想,

繼續傳遞給我們的孩子、

并且一代一代綿延不絕嗎?



把“哭”的權利還給孩子


我們都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,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,具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。


  • 當我們遇到困難時,我們不會害怕退縮嗎?

  • 當我們遇到打擊時,我們不會沮喪難過嗎?

  • 當我們的愿望沒有滿足、目標沒有實現時,我們不會悲傷嗎?


誠然,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好、理性思維能力不夠好、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夠好,但如果我們要求一個幾歲的孩子,在面對挫折、傷害、悲傷、壓力、委屈、失望等等問題時,能夠保持冷靜和淡定,是不是也太不靠譜了?


退一步說,我們自己能做到冷靜和淡定嗎?


孩子哭,一定是有原因的,就像大人哭也是有原因的???,是一個信號,有助于我們了解孩子的內心。


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哭,就慌了,只會叫孩子“不要哭”。但結果適得其反,孩子往往哭得越來越兇,家長則被鬧騰得越來越煩,最后搞得兩敗俱傷。


看似成功阻止孩子哭的背后


有的時候,孩子表面上確實不哭了,貌似家長制止成功,但是,情緒背后真正的根源并沒有得到解決,而孩子的內心掩藏了更多的恐懼:他怕,怕一哭就會失去父母的愛、就會惹父母生氣、就會被打罵處罰!


所以,小小的孩子學會了察言觀色、謹小慎微、畏首畏尾。也許你可以教出一個聽話的“乖”孩子,但是很遺憾,他也可能是一個缺乏自信、心理壓抑、更無法體諒別人情緒的孩子。


還有一種情況,孩子被壓抑的情緒,會憋在心里,找個機會轉移到其他地方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“遷怒”。


被制止的哭聲,有可能帶來更大的麻煩。比如,他上午想哭的時候,被大人喝斥,他強忍住了;結果中午,他帶著情緒吃飯,故意打翻了飯碗,又引來大人一頓臭罵。沒有被合理解決的情緒就是這樣惡性循環。


所以,我們要做的很簡單,那就是:接納孩子的情緒,把哭的權利還給孩子!


每個人從一出生就開始哭,哭是一種正常的情緒發泄,哭是表達內心的本能反應,我們成人偶爾也會哭一哭來緩解壓力??夼c笑一樣,是人的兩種不同情緒。



為什么孩子哭的時候,

非要去制止呢?


如果允許孩子哭一哭,

會導致什么嚴重的后果嗎?

什么也沒有!


1564625874967526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