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?

ABOUT US 關于我們

【天使感統分享】家庭感覺統合訓練示范案例
作者:tsabb | 時間:2020-05-10 15:07:44

在三到七歲之間,孩子學習著使用刀、叉、鏟、桶、針、線、剪刀、蠟筆、鉛筆、紙、鞋、帶、拉鏈、鈕扣以及其他一切家庭用具。每種工具的使用技巧,都需要用到孩子在更早年的活動中貯存于大腦的一切感覺信息。如果要讓大腦知道如何穿一條褲子,在一片面包上涂奶油,或在地上打一個洞,雖然成人把這些動作視之為理所當然,但是身體各種感覺的統合是達到這些目的所絕對必要的。

到了這段時期的末期,我們可以看到,女孩子們玩跳房子、呼拉圈、跳繩,以及兩人玩的翻線游戲,這些花樣繁復的游戲,使她們的動作技巧更加熟練。男孩子通常比較喜歡玩比力氣及追、動方面的活動。


言語發育

3歲是兒童語言、智力、個性形成發展的關鍵時期,也是人類區別于動物最明顯的心理特征。語言是人類相互交流和溝通的橋梁, 不會說話的嬰兒用他們的哭聲、 笑聲、喃喃發音來表達他們的感覺和希望別人了解。嬰幼兒是用盡全身力量去努力溝通的。隨著感覺器官(視、聽、發音器官等)的發育和逐漸成熟,以及前期字、詞等的積累,35歲幼兒語言發育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,由前期的呀呀學語和模仿成人說話,開始向復雜句法結構發展。 3歲口頭語言迅速發展,歲時口頭語言發展達到了新的水平,在與成人交往時能較流暢自如地運用言語,并出現外部言語向內部言語轉化,同時,連貫性言語取代了情境性言語,能較好地表達自己的內心體驗,為進入小學學習做好必要準備。

到孩子八歲時,觸覺系統幾乎已經成熟。他幾乎可以很準確的說出人家摸到他什么地方,重力和移動感覺也已成熟??梢詥文_獨立,自己平衡自己,也可以走窄木。大部分由肌肉和關節而來的感覺都統合的相當好,計劃一連串動作的能力也很不錯,不過這種能力在未來數年還會有所進展。他了解別人說話的內容,而他自己表達的能力也很好了,足以與人溝通他的需要和興趣。

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發現,孩子一直到七、八歲,才開始有抽象思考和理解能。皮亞杰指出,人類的腦一直到對身體、對世界、以及自然界力量有了“具體”認識之后,才發展抽象概念。七到八年的活動和游玩是必須的,為的是給與孩子“感覺動作”信息,這將成為智力、社會、以及個人發展的基礎。

但是有時候,這項發展并不著照原來自然的發展途徑進行。我們無法明白為什么有的孩子就會出問題,但是我們知道,孩子大腦統合有困難時,孩子會有什么狀況發生。我們無法取代自然,無法把每件事情弄好,但我們可以做一些事,幫助孩子改善自己的組織能力。欲幫助孩子組織他的大腦,就要去觀察孩子順應自己感覺統合的內驅力;你越多花時間觀察孩子,你就越能幫助他。


 

訓練方法范例:

花式拍球游戲,給孩子一個皮球,讓他練習各種拍球方法。比如,對 3 歲左右的孩子,你可以訓練他分別用左手和右手拍球,對于大一點的孩子,則可以讓他用左右手交替拍球。此外,當孩子再大一點,也可以從簡單的分解動作開始,訓練他打乒乓球和羽毛球。球類游戲能增強孩子小肌肉、大肌肉的協調性、靈活性以及反應速度,訓練他的注意力和手眼協調能力。加強觸覺學習,如涂料游戲、秋池游戲等用于治療觸覺敏感不足、自閉癥、身體協調不良、多動癥。配合身體協調,如仰躺、俯臥大籠球,傾斜滾動等可以治療身體協調不良、觸覺敏感不足。而平衡臺平躺游戲、平衡臺跪坐或靜坐搖晃等可以用于治療多動癥、自閉癥。這種游戲訓練一般每期 20 次、每次一小時,由專職人員負責訓練,定期評價訓練效果。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,絕大多數的學習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,一般在半年左右有明顯的效果。



家庭感覺統合訓練范例:

1、互動式投籃: 3-4 

訓練目的:手臂運動能力/手眼協調能力,增進與人互動的能力。 

訓練要求:家長及孩子輪流投籃;家長投完后把球撿起來給孩子投。 

2、 一步 1 級上、下樓梯;3-4 

訓練目的:增進孩子的平衡能力。 

訓練要求:孩子能一步跨上一個階梯,連續上或下樓梯。 

難度設置:

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后面,伸出雙臂或雙手的拇指,讓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樓梯;

成人將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,右手手臂或拇指則在孩子右側腰間的位置,讓孩子在攙扶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樓梯;

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攙扶孩子上、下樓梯;

讓孩子獨自上、下樓梯。 

幫助給予:雙手(或拇指)抬高給予協助;一手(拇指)高,一手(拇指)低給予協助;單手(拇指)給予協助;撤消所有協助。 

 

3 雙腳輪流跨過 15 厘米高的繩;3-4 

訓練目的:身體平衡能力。 

訓練要求:繩子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離地



1564625874967526.jpg